不刊之论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ù kān zhī lùn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ㄎㄢ ㄓ ㄌㄨㄣˋ
繁体:不刊之論
感情 中性成语
不刊之论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语法:
不刊之论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示例:
故曰:民智者,富强之原。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
英语:
opinion that holds true
近义词: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反义词: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不刊之论的出处
折叠展开
证近代之师承,合当时之体范,况唐室已上,未立曹(仲达)、吴(道子),岂显(仁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南齐·谢赫)不刊之论,推时验迹,无愧斯言也。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一·论曹、吴体法》
不刊之论的典故
折叠展开
北齐画家曹仲达和唐代画家吴道子被誉为画界的楷模,他们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尤其在唐代,这两位画家的作品被视为绘画艺术的典范,许多画家都致力于研究、模仿他们的风格。 但是,当时关于曹仲达和吴道子的绘画具体风格特点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同的学者和画家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他们二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他的记述被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所认可。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中写道:“况唐室以来,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意思是:自从唐朝以来,有关曹仲达和吴道子的言论没有多少符合事实的,只有张彦远的是完全正确的。 后来,成语“不刊之论”便渐渐流传开来,也作“不刊之说”“不易之论”等,其中“不刊”指不能删改,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该成语被用作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之论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刊之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