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 shè zhī móu

曹社之谋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cáo shè zhī móu 怎么读

注音 ㄘㄠˊ ㄕㄜˋ ㄓ ㄇㄡˊ

繁体曹社之謀

感情 中性成语

曹社之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社:曹之国社。后进以“曹社之谋”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北周·庚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 出处: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 语法:

    曹社之谋作宾语;指灭亡别国的阴谋。

  • 示例:

    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北周·庚信《哀江南赋》

曹社之谋的出处

折叠展开

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七年》

曹社之谋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曹社之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áo), 曰部,共11画

(1)(名)〈书〉辈:吾~|尔~。

(2)(名)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3)(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西部。

(4)(名)姓。

读音(shè), 礻部,共7画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óu), 讠部,共11画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