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ǎn chóu

莫展一筹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mò zhǎn yī chóu 怎么读

注音 ㄇㄛˋ ㄓㄢˇ 一 ㄔㄡˊ

繁体莫展一籌

感情 贬义成语

莫展一筹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 出处:

    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 语法:

    莫展一筹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无计可施。

  • 示例:

    勒保经略半载,莫展一筹。清 魏源《圣武记》卷九

  • 英语:

    be at the end of one's resources

  • 近义词:

    一筹莫展

  • 反义词:

    神通广大、大显身手

莫展一筹的出处

折叠展开

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明·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

莫展一筹的典故

折叠展开

根据《宋史·蔡幼学传》中的记载,蔡幼学以其卓越的文才和深邃的见解,对宋宁宗提出了关于如何成为明君的重要建议。他的观点强调了亲政、任贤和宽民三大要素,并特别指出了宣传教化的重要性。由于当时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许多有才能的人因担心招致祸端而不敢直言进谏,导致朝廷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人才。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筹莫展”这一成语,形容人在面临困难时束手无策,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下是根据原文内容稍作改动的版本,以更好地体现这一成语的含义: 蔡幼学,南宋温州瑞安人,师从当时著名的学者陈傅良。不久后,他的文章造诣便超越了老师。宋宁宗继位后,鼓励群臣直言不讳。蔡幼学便进谏道:“陛下,若想成为一代明君,必须亲政、任贤、宽民。然而,近年来,奸邪之人以舆论为武器,排挤贤良之士。因此,大臣们虽有才能,却怕招致非议而不敢作为;亲臣们虽想为朝廷效力,也担心与陛下意见不合而招祸。如此,纵使天下英才辈出,却都‘一筹莫展’,陛下也无法得其助。若不重振教育,广纳贤才,如何能让天下人才振奋?” 这个故事演变的“一筹莫展”成语,警示人们在面临困境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策略,便可能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同时,也强调了教育和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莫展一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ò,mù), 艹部,共10画
mòmù

1. 不要:莫哭。

2.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4. 古同“漠”,广大。

5. 姓。

1. 古同“暮”。

读音(zhǎn), 尸部,共10画

1.  张开,舒张开:展开。展示。展玩。展现。展宽。展望。发展。愁眉不展。

2.  延缓,放宽期限:展延。展期。展缓。

3.  察看,省(xǐng)视:展墓。

4.  陈列:展品。展销。展播。展评。

5.  施行,发挥(能力):展拜。开展。施展。一展宏图。

6.  古同“辗”,辗转。

7.  姓。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chóu), 竹部,共13画

(1)(名)计数目的用具:竹~。

(2)(动)谋划:统~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