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澄源正本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怎么读

注音 ㄔㄥˊ ㄩㄢˊ ㄓㄥˋ ㄅㄣˇ

繁体澂源正本

感情 中性成语

澄源正本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出处:

    宋·陈亮《附朱熹》:“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盖光大而高明矣。”

  • 语法:

    澄源正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英语:

    attack a problem at its root

  • 近义词:

    清原正本

澄源正本的出处

折叠展开

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盖光大而高明矣。

-----宋·陈亮·《附朱熹》

澄源正本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代史学家班固指出,当时法律存在严重问题,刑罚轻重失衡,死刑过多而轻罪处罚不足,难以有效遏制犯罪,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官员们常靠严惩大盗来树立权威,但这并未能平息社会混乱。班固认为,除了礼乐教育的缺失,刑法制度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他在《汉书·刑法志》中提出,应从源头治理,彻底整顿刑法制度,修订法令,重新评估刑罚轻重,以实现社会的真正安定。这就是成语“正本清源”的由来,意指通过根本性改革来解决问题。

澄源正本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澄源正本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éng,dèng), 氵部,共15画
chéngdèng

1. 水静而清:澄莹。澄酒(淡酒)。澄汰。澄澈。澄湛。澄廓。澄清。澄碧。澄净。澄静。澄明。

1.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澄清。澄沙。澄泥浆。

读音(yuán), 氵部,共13画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

(2)(名)来源:货~|资~。

读音(zhèng,zhēng), 一部,共5画
zhèngzhē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