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ī wài

置之度外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ì zhī dù wài 怎么读

注音 ㄓˋ ㄓ ㄉㄨˋ ㄨㄞ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置之度外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 语法:

    置之度外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 示例:

    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 英语:

    disregard entirely

  • 日语:

    度外視(どがいし)する

  • 俄语:

    пренебрегáть<игнорировать>

  • 其他:

    <德>etwas auβer Betracht lassen<法>négliger sciemment

  • 近义词: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充耳不闻、置诸脑后

  • 反义词:

    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耿耿於心、不足介意

置之度外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天下悉定,惟独公孙述、隗嚣未平,帝曰:“取此两子置之度外。乃休诸将,置酒赏赐之。”

-----东汉·班固等·《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

置之度外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汉初年,虽然光武帝(刘秀)已重新建立了汉朝,可是还有很多人拥有重兵,占据个个州郡,要与刘秀争夺天下;表面虽然臣服朝廷,依旧想保留自己占有的地盘,准备待机而动。光武帝既然已经重复汉室,当然不能坐视这种割据的局面继续下去,决心要统一全国,前后经历了五年的时间,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荡平,后来只剩下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股势力了。 光武帝鉴于隗嚣表面上已向他称臣,还遣他的儿子在京城洛阳做官,一时不足为患,公孙述远在西南边陲,路途遥远,攻取不易,暂时不想对他用兵,而更主要的,是打了许多年仗,兵力也需要休整一下,他在对部下众将官谈到隗嚣、公孙述二人时说:“这两个人暂时是不值得提的。”

置之度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ì), 罒部,共13画

(1)(动)搁;放:~备|~身|置放。

(2)(动)设立;布置:~办|设~。

(3)(动)购置:添~。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dù,duó), 广部,共9画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度。

9.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1.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