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rán zài

宛然在目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wǎn rán zài mù 怎么读

注音 ㄨㄢˇ ㄖㄢˊ ㄗㄞˋ ㄇㄨ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宛然在目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现于视野中

  • 出处:

    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夺重修天王殿疏》:“使来者一人斯堂,而文献宛然在目。”

  • 语法:

    宛然在目作谓语;指仿佛逼真的样子。

  • 示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9回:“你这个模样,我也还宛然在目。”

  • 英语:

    as if in front of eyes

宛然在目的出处

折叠展开

昔在青衿,同游庠序……追想此时,宛然在目;荏苒岁月,遂成累纪。

-----唐·唐高祖·《赐许绍敕书》

宛然在目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宛然在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ǎn), 宀部,共8画
[ wǎn ]

1. 曲折: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宛转(zhuǎn )(a.辗转;b.同“婉转”)。

2. 仿佛:宛然。宛如。宛若(仿佛,好像)。

3. 姓。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zài), 土部,共6画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