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ì wén zhī shì

缀文之士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huì wén zhī shì 怎么读

注音 ㄓㄨㄟˋ ㄨㄣˊ ㄓ ㄕ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缀文之士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缀文:连缀辞句成为文章。称著述者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

  • 语法:

    缀文之士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晋·皇甫谧《三都赋序》:“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

缀文之士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uì), 纟部,共11画

(1)(动)用针线等使连起来:~网|~合。

(2)(动)组合字句篇章:~辑|~字成文。

(3)(动)装饰:点~。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hì), 士部,共3画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