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 jiù huǒ

以火救火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 怎么读

注音 一ˇ ㄏㄨㄛˇ ㄐ一ㄡˋ ㄏㄨㄛˇ

繁体以火捄火

感情 中性成语

以火救火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语法:

    以火救火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纲鉴会纂》第12卷:“以火救火,益增其酷,奚取社稷臣为哉!”

  • 近义词:

    负薪救火

以火救火的出处

折叠展开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

以火救火的典故

折叠展开

某天,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来向他的老师告别。颜回说:“我听闻卫国的君主专权暴虐、荒淫无度,对于百姓的生死毫不关心,人们虽然愤怒,却不敢发声。因此,我决定以医者的身份去卫国为他治理国家……”孔子听到这话却摇头道:“我看你这是在找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卫国的君主愿意接受贤者的忠告,又何需你去呢?难道他的身边就没有贤者吗?正是因为卫国国君愚昧顽固,愿意听信奸佞之言,排斥贤良之士,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你若去了,如果坚守正义,他们便会迫害你;如果你屈服于他,岂不是助纣为虐吗?我看你这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只会助长他的威风。”听完孔子的话,颜回便不再提前往卫国的事情了。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以火救火”,用来比喻处理事情方法不当,反而助长事态发展。也称作“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ǐ), 人部,共4画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huǒ), 火部,共4画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jiù), 攵部,共11画

(1)(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命|挽~|营~|搭~|抢~|一定要把他~出来。

(2)(动)援助人、使物免于(灾难、危险):~亡|~荒|~灾|~急。

读音(huǒ), 火部,共4画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