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zuì

如痴如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ㄔ ㄖㄨˊ ㄗㄨㄟˋ

繁体如癡如醉

感情 中性成语

如痴如醉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 语法:

    如痴如醉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我陶醉。

  • 示例: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她已经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他。”

  • 英语:

    be in ecstasies

  • 近义词:

    如醉如痴、如痴似醉

如痴如醉的出处

折叠展开

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元·马致远·《汉宫秋》

如痴如醉的典故

折叠展开

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写道:“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故事讲的是:汉元帝因后宫空寂,听从画师毛延寿的建议,在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出众,却因不愿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画像上故意玷污,因此入宫后被遗忘在冷宫。一次偶然,汉元帝深夜听到昭君的琵琶声,闻声找去被昭君的美色所吸引,封她为明妃,并下令处死毛延寿。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的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引发了单于对昭君的渴望。元帝虽舍不得昭君,但朝中文武皆是怯懦之辈,无力抵挡匈奴大军的入侵。昭君为了避免战争,自愿前往匈奴。元帝含泪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欣喜若狂,率兵北去。昭君离开故国,心中满是不舍,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自尽。单于为了避免汉朝的报复,将毛延寿送还汉朝。汉元帝梦见昭君,惊醒后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他以毛延寿的人头祭奠昭君,这段历史的悲欢离合,成为了永恒的传说。后来,成语“如痴如醉”广为流传,形容因专注入迷、陶醉或惊恐而神思恍惚或发呆的样子。多指神态失常,不能自制。

如痴如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 rú ]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chī), 疒部,共13画

(1)(形)傻;愚笨。

(2)(形)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3)(形)〈方〉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的;精神失常。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 rú ]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zuì), 酉部,共15画

(1)(形)酒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2)(形)沉迷;过分爱好:~心|陶~。

(3)(动)用酒泡制(食品):~枣|~虾|~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