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n dǎo hēi bái

颠倒黑白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diān dǎo hēi bái 怎么读

注音 ㄉ一ㄢ ㄉㄠˇ ㄏㄟ ㄅㄞˊ

繁体顛倒黑白

感情 中性成语

颠倒黑白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语法:

    颠倒黑白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故意的。

  • 示例:

    终日终夜,只是躺在烟铺上,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着幕宾胥使,颠倒黑白。(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七回)

  • 英语:

    call white black and black white; invert justice

  • 日语:

    是非(ぜひ)を転倒する,黒を白と言いくるめる

  • 俄语:

    выдавáть чёрное за бéлое

  • 其他:

    <德>aus schwarz weiβ und aus weiβ schwarz machen

  • 近义词:

    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混淆黑白

  • 反义词:

    实事求是、是非分明、明辨是非、循名责实、黑白分明

颠倒黑白的出处

折叠展开

营营青蝇止于樊。

-----周·佚名·《诗经·小雅·青蝇》

颠倒黑白的典故

折叠展开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楚国人,曾在楚怀王手下任过左徒(官名,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因为屈原很有才能,楚怀王一度非常信任他。但也因此引起了一些朝廷官员的妒忌,他们对他进行了诬陷。楚怀王终因听信谗言而疏远了屈原。屈原对奸佞横行、正人被排斥的情况非常气愤,作了《离骚》和《怀沙赋》这两篇留传后世的名传。在《怀沙赋》中,他以盲目的人看不到明白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为喻,感慨地写到:把白做为黑,把上看成下,凤凰被关在笼子里,而鸡鸭乱舞。

颠倒黑白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颠倒黑白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iān), 页部,共16画

(1)(名)头顶。

(2)(名)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树~。

(3)(动)颠簸:车~得厉害。

(4)(动)跌倒:~覆。

(5)(动)〈方〉跳起来跑:连跑带~。

读音(dǎo,dào), 亻部,共10画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读音(hēi), 黑部,共12画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

读音(bái), 白部,共5画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