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与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shí bù wǒ yǔ 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ㄨㄛˇ ㄩˇ
繁体:時不我與
感情 中性成语
时不我与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出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语法:
时不我与作宾语、分句;同“时不我待”。
示例:
副总统执事:时不我与,岁且更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此为公祝。(章炳麟《致黎元洪书》)
英语:
Time stays for no man.
近义词:
时不我待、时不再来
反义词:
亡羊补牢
时不我与的出处
折叠展开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春秋战国·孔子等·《论语·阳货》
时不我与的典故
折叠展开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把持,其中季孙的权力最大。后来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夺得了大权,从而成为了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阳虎曾专程拜访过孔子,想要拉拢他以增强自己的声望,但孔子以事情繁忙为由推辞了。后来阳虎再次拜访孔子,并留下了一只烤乳猪作为礼物,因为他知道孔子崇尚“礼尚往来”的道理。果然,孔子在收到礼物后,不得不回访以示谢意。孔子在回访的路上与阳虎相遇了,阳虎对孔子说:“先生,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你明明有治国的方法,但却不肯出任官职,任由国家混乱,这样的行为能算是‘仁’吗?”孔子回答道:“不能。”阳虎又问:“那你热衷于政事,却多次错过从政的机会,这样的行为能算是‘智’吗?”孔子回答道:“不能。”阳虎接着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意思是:时光不等人,你要抓紧机会。孔子回答:“这我明白,我会尽快踏上仕途。”后来,成语“岁不我与”渐渐流传开来,也称“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等,用以指时间宝贵,一去就不会再复返,必须抓紧时间做事。
时不我与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时不我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