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zhī yǒu xiào

行之有效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xíng zhī yǒu xiào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ㄥˊ ㄓ 一ㄡˇ ㄒ一ㄠˋ

繁体行之有俲

感情 褒义成语

行之有效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出处: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语法:

    行之有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办法。(毛泽东《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英语:

    effective(in practice)

  • 俄语:

    эффективный<действенный>

  • 其他:

    <德>wirksam

  • 近义词:

    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 反义词:

    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行之有效的出处

折叠展开

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余养性法,即可仿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晋·张华·《博物志》

行之有效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三国时期,青牛道士封君达的养生之道理深得魏国官员皇甫隆的赞赏。其养生之要,主要在于:“身体应保持适度运动,饮食应适量节制,运动不应过度疲劳,节食不应过度空虚。要舍弃肥腻的肉食,控制酸咸食物的摄入,减少杂念和忧思,摒弃喜怒等情绪,排除追名逐利的念头,慎重对待房事。在春夏季节要注意清除邪火,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闭关保养。” 皇甫隆闻之,感其言之有理,遂将此道献于魏武帝。武帝躬亲试行,果然身体康健,神清气爽,赞其法有效。成语“行之有效”便源于此,指事情实行起来确有成效,也指实施某种办法或措施有成效。

行之有效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行之有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yǒuyò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xiào), 攵部,共10画

(1)(名)功用;效果:无~|成~|功~|有~。

(2)(动)模仿:~法|上行下~。

(3)(动)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报~|~力|~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