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huáng shī

慞惶失次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ì 怎么读

注音 ㄓㄤ ㄏㄨㄤˊ ㄕ ㄘˋ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慞惶失次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失态

  •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守真受教而往,方至其家,坐于客馆,而歧哥已觉,慞惶失次。”

  • 语法:

    慞惶失次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惊恐。

  • 近义词: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张皇失错

慞惶失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āng), 忄部,共14画

1.〔~惶〕彷徨疑惧,如“嫂侄兮~惶,慈姑兮垂矜。”

2.惧怕。

读音(huáng), 忄部,共12画

(动)恐惧:惊~|诚~诚恐。

读音(shī), 丿部,共5画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cì), 冫部,共6画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