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乘其不意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chéng qí bù yì 怎么读

注音 ㄔㄥˊ ㄑ一ˊ ㄅㄨˋ 一ˋ

繁体乗其不意

感情 中性成语

乘其不意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

  • 语法:

    乘其不意作宾语、状语;指趁对方没有想到的时候动手。

  • 示例:

    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乘其不意,取扁杖当头力劈。”

  • 英语:

    catch a weasel asleeptake somebody at advantage

  • 近义词:

    乘人不备

乘其不意的出处

折叠展开

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乘其不意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乘其不意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éng,shèng), 禾部,共10画
chéngshèng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

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乘数。

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qí), 八部,共8画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