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qiú rén dé rén 怎么读
注音: ㄑ一ㄡˊ ㄖㄣˊ ㄉㄜˊ ㄖㄣˊ
繁体:裘仁得仁
感情 中性成语
求仁得仁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语法:
求仁得仁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示例:
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英语:
try to find humanity and finally get if
近义词:
如愿以偿
求仁得仁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贡)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
求仁得仁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卫君灵公把儿子蒯聩驱逐出卫国。后来,卫灵公死了,国人就立蒯聩的儿子名辄的当了国君,称卫出公。那时,蒯聩逃亡在晋国,听到这个喜讯马上回卫国,谁知他儿子辄竟去拦阻他,生怕父亲抢去国君的宝座。当时,孔子正在卫国,他学生冉有、子贡都想听听夫子对这件事的看法。子贡问夫子道:“古时伯夷、叔齐兄弟两人,为了继承王位问题彼此推让,最后各自逃跑了,这是些怎样的人呢?”孔子说:“这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两个人,各自有没有怨恨呀?”孔子又说:“他们都想一心一意求仁德的,后来都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怨恨啊!”子贡他们听后,出去告诉别人道:“夫子不是帮助卫出公的人!”
求仁得仁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求仁得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