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 tíng

大发雷霆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dà fā léi tíng 怎么读

注音 ㄉㄚˋ ㄈㄚ ㄌㄟˊ ㄊ一ㄥˊ

繁体大發靁霆

感情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语法:

    大发雷霆动宾式;作谓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 示例: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 英语:

    fall into a violent passion

  • 日语:

    糒癪玉 (かんしゃくだま)を破裂 (はれつ)する,かんかんに怒 (おこ)る

  • 俄语:

    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 其他:

    <德>in Wut geraten

  • 近义词: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老羞成怒、怒发冲冠、大肆咆哮、恼羞成怒

  • 反义词: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平心易气、平心定气、息事宁人

大发雷霆的出处

折叠展开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大发雷霆的典故

折叠展开

公元232年,三国中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派人联络吴国,说要与吴王孙权结盟,同时带来大批名贵礼物。孙权见了,十分高兴,立即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回赠公孙渊许多金银财宝和一万人马。当时东吴不少大臣认为公孙渊的结盟不可信,反对孙权对他的回赠,可孙权听不进劝告。公元233年,公孙渊背盟弃约,杀了吴国的使者,改编了吴国派去的一万人马。孙权得知后十分恼怒,发誓要马上去消灭公孙渊。大将陆逊劝阻说:“公孙渊的背信弃义实在欺人太甚。但现在天下三分,群雄争斗,风云变幻,如果你不能忍耐令人气愤的小事,而想蛮干,会因小失大的。只要完成了统一大业,何愁公孙渊的仇不能报呢?”孙权听了怒气全消了。

大发雷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à,dài), 大部,共3画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léi), 雨部,共13画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读音(tíng), 雨部,共14画

(名)暴雷、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