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畔道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怎么读
注音: ㄌ一ˊ ㄐ一ㄥ ㄆㄢˋ ㄉㄠˋ
繁体:離經畔道
感情 中性成语
离经畔道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出处: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语法:
离经畔道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背离正道。
示例:
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哥白尼呀!郭沫若《匪徒颂》
英语:
be a Confucian renegade
近义词:
离经叛道
反义词:
循规蹈矩
离经畔道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元·费唐臣·《贬黄州》
离经畔道的典故
折叠展开
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轼,虽然文采斐然,但历经坎坷人生。元丰二年,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至黄州。而该事件就源于苏轼的诗词被一些人误解和诬陷,被指讥讽朝廷、妄自尊大。元代戏曲作家费唐臣在杂剧《贬黄州》一折中写道:“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此处的“离”表示背离,不遵守;“经”指儒家的经书,泛指经典;“叛”表示背叛;“道”指儒学师承的传统,泛指某种规范。这句话的大意是:我本人志向远大,但言语轻率,背离了儒家经典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成语“离经叛道”的由来,也作“离经畔道”。指背叛儒家学说和道统。也指背离了正统的学说和规范。
离经畔道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离经畔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