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 èr wǎng

一来二往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lái èr wǎng 怎么读

注音 一 ㄌㄞˊ ㄦˋ ㄨㄤˇ

繁体一來二往

感情 中性成语

一来二往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来来往往次数多

  •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语法:

    一来二往作状语、分句;用于口语。

  • 示例:

    洪放《秘书长·二》:“这样一来二往,方良华和刘劲松成了桐山人都知道的好兄弟。”

  • 近义词:

    你来我往、来来往往

一来二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lái), 一部,共7画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èr), 一部,共2画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wǎng), 彳部,共8画

(1)(动)到……去

(2)(动)去:奔~|~往。

(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

(4)(形)过去的:~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