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

孺子牛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rú zǐ niú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ㄗˇ ㄋ一ㄡ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孺子牛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出处: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 语法:

    孺子牛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敢于为人服务。

  • 示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英语:

    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s game

孺子牛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孺子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ú), 子部,共17画

(名)小孩子:~子|妇~。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