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聊赖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ǎi wú liáo lài 怎么读
注音: ㄅㄞˇ ㄨˊ ㄌ一ㄠˊ ㄌㄞˋ
繁体:百無聊賴
感情 中性成语
百无聊赖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语法:
百无聊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
示例:
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 伤逝》)
英语:
overcome with boredom
日语:
手持ち無沙汰(ぶさた)である,どうにもやるせない,なにもかもつまらない
俄语:
ужáсная скука<грустое настроéние>
近义词:
兴味索然、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心灰意懒、穷极无聊
反义词:
兴高采烈、怡然自得、兴致勃勃、乐在其中
百无聊赖的出处
折叠展开
交侵如乱,民无聊赖。
-----汉·焦延寿·《易林·渐之需》
百无聊赖的典故
折叠展开
据《易林》中的记载,古人深信只要顺应天命,福祉与财富便能常伴左右,无需担忧灾祸的侵扰。然而,晋人因违逆了天意,遭到了沉重的惩罚。他们的马匹纷纷染病而亡,马车也损毁不堪,百姓们失去了生活的支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无处可去,身心疲惫,更糟糕的是,连基本的粮食都难以获取。这段悲惨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成语“百无聊赖”。最初,这个成语用以描述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和无助,而现今,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思想情感上的空虚和心灰意冷,仿佛生活中再无可依托,再无可期待。
百无聊赖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百无聊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