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rén jūn

正人君子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èng rén jūn zǐ 怎么读

注音 ㄓㄥˋ ㄖㄣˊ ㄐㄨㄣ ㄗˇ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正人君子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出处: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 语法:

    正人君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

  • 示例:

    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 英语:

    a man of honour

  • 日语:

    品行方正(ひんこうほうせい)な人(ひと)

  • 俄语:

    благородный человек

  • 近义词:

    志士仁人、跳梁小丑、正派人物

  • 反义词:

    臧仓小人、老奸巨滑、邪恶小人、老奸巨猾

正人君子的出处

折叠展开

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崔胤传》

正人君子的典故

折叠展开

唐乾宁二年,崔胤凭借卓越的才华成功通过进士考试,并在随后的岁月里多次升迁,最终在唐昭宗景福二年,他荣升宰相之职。他的政治生涯可谓波澜起伏,多次被罢免,却又总能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四度出任宰相,因此人们戏称他为“崔四人”。 唐朝末年,王室势力逐渐衰微,宦官与朝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崔胤却如鱼得水,他巧妙地联合割据势力朱温,排挤异己,诛杀宦官,逐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不久之后,他又掌控了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使的权力,使得朝廷的权政尽归其手,权势达到了顶峰。 然而,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崔胤计划重建京师禁军,这一举动却触动了野心勃勃的东平王朱温的利益,两人之间因此产生了嫌隙。最终,崔胤因自己的野心而引来了杀身之祸。 《旧唐书·崔胤传》对崔胤的评价是:“胤所亲近者,皆为品德低劣之人;而对于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则多加排斥。这使得人心惶惶,朝不保夕。”这句话的意思是,崔胤在政治斗争中过于依赖小人,而疏远那些正直的君子,导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 后来,“正人君子”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人。然而,有时也用于反语,讽刺那些外表道貌岸然,实质却是假装正经、伪善的人。

正人君子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正人君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èng,zhēng), 一部,共5画
zhèngzhē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jūn), 口部,共7画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