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fǎn

出乎反乎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chū hū fǎn hū 怎么读

注音 ㄔㄨ ㄏㄨ ㄈㄢˇ ㄏㄨ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出乎反乎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犹言出尔反尔。谓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

  • 出处:

    《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闷坐牙床》:“怕只怕你,出乎反乎,一旦之间,把奴就撇。我的天哪,叫我依靠何人?”

  • 语法:

    出乎反乎作谓语、状语;用于口语。

  • 示例:

    谁料尔出乎反乎,辜负我一片同仁同义之心矣。太平天国·李秀成《谕李昭寿书》

出乎反乎的出处

折叠展开

怕只怕你,出乎反乎,一旦之间,把奴就撇。我的天哪,叫我依靠何人?

-----清·佚名·《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闷坐牙床》

出乎反乎的典故

折叠展开

犹“出尔反尔”。《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春秋时,邹国与鲁国争战,邹国人都不愿为国家效死,邹穆公非常生气。孟子说:“当你的人民遭遇饥荒时,官吏对朝廷隐瞒灾情,任由灾民流离失所,因此,他们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态度。曾子说过:“你当前所做的事,将会同样回报在你身上。”倘若能从此施行仁政,你的人民未来一定也会有相对的报答。”后来“出尔反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现在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自相矛盾。

出乎反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ū), 屮部,共5画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hū), 丿部,共5画

(1)(助词)〈书〉表示疑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助词)〈书〉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助词)〈书〉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助词)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5)(助词)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6)(叹)〈书〉跟“啊”相同:天~!

读音(fǎn), ⺁部,共4画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读音(hū), 丿部,共5画

(1)(助词)〈书〉表示疑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助词)〈书〉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助词)〈书〉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助词)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5)(助词)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6)(叹)〈书〉跟“啊”相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