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èn zhī

恨之入骨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hèn zhī rù gǔ 怎么读

注音 ㄏㄣˋ ㄓ ㄖㄨˋ ㄍㄨˇ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恨之入骨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 语法:

    恨之入骨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痛恨到极点。

  • 示例:

    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 英语:

    hate one's guts

  • 日语:

    恨(うら)み骨髄に徹する

  • 俄语:

    ненавидеть до мóзга костéй

  • 其他:

    <德>jn bis ins Mark hassen

  • 近义词:

    咬牙切齿、切齿痛恨、深恶痛绝、恨入骨髓

  • 反义词:

    一往情深、爱不忍释、一见钟情

恨之入骨的出处

折叠展开

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恨之入骨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恨之入骨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èn), 忄部,共9画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

(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rù), 入部,共2画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