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丹徒布衣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dān tú bù yī 怎么读

注音 ㄉㄢ ㄊㄨˊ ㄅㄨˋ ㄧ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丹徒布衣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1.借指平民。晋诸葛长民 ,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 青扬 二州诸军事,领 青州 刺史,又领 晋陵 太守,镇 丹徒 。 长民 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 刘裕 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 丹徒 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 刘裕 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

丹徒布衣的出处

折叠展开

晋朝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领青州刺史,又领晋城太守,镇丹徒。不恤政事,骄纵贪婪,多聚珍宝美色,营建宅第,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刘裕绳之以法,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刘裕所杀。

-----唐·房玄龄等·《晋书·诸葛长民传》

丹徒布衣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晋时期的诸葛长民,他武功高强,历任官职都颇为显要。他曾经负责监督青州和扬州的军事事务,并担任青州刺史,还兼任了晋陵太守,镇守丹徒。然而,诸葛长民却骄傲放纵、贪婪奢侈,不关心政事,在他所管辖的地方行为残忍暴虐,使得百姓深受其苦。他常常担心刘裕会用法律来制裁他,于是叹息道:“在贫贱的时候常常渴望能够富贵,但一旦真的富贵了,就一定会面临危险。如今,我还想要再回到丹徒当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哪里还可能做得到呢!”果然,后来诸葛长民被刘裕所杀。这些记载都可以在《晋书·诸葛长民传》中找到。

丹徒布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ān), 丿部,共4画
[ dān ]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

读音(tú), 彳部,共10画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读音(bù), 巾部,共5画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