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shì zhī shī

百世之师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ǎi shì zhī shī 怎么读

注音 ㄅㄞˇ ㄕˋ ㄓ ㄕ

繁体百丗之師

感情 中性成语

百世之师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 语法:

    百世之师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 近义词:

    百世师

百世之师的出处

折叠展开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战国··《孟子·尽心下》

百世之师的典故

折叠展开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如今管刑法的官,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先生你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在这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是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不管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否则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困难。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功名富贵,这是他的人格。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苦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百世之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ǎi), 一部,共6画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shì), 一部,共5画

(1)(名)人的一辈子:一生一~.

(2)(名)有血统关系的人相传而成的辈分:第十~孙。

(3)(名)一代又一代:三代祖传~医。

(4)(名)指有世交关系:~兄。

(5)(名)时代:近~|当~。

(6)(名)社会;人间:问~|~道。

(7)(名)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hī), 丨部,共6画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