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不分青红皂白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ㄈㄣ ㄑ一ㄥ ㄏㄨㄥˊ ㄗㄠˋ ㄅㄞˊ

繁体不分青紅皁白

感情 中性成语

不分青红皂白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语法:

    不分青红皂白复句式;作谓语;形容是非不分,办事武断。

  • 示例: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采觉得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英语: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 日语:

    事の理非曲直(りひきょくちょく)を問(と)わずに,有無(うむ)を言わさず

  • 俄语:

    без всякого разбóру

  • 其他:

    <法>sans faire de distinction

  • 近义词: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混为一谈

  • 反义词: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不分青红皂白的出处

折叠展开

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西周·佚名·《诗经·大雅·桑柔》

不分青红皂白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分青红皂白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ēn,fèn), 八部,共4画
fēnfè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qīng), 青部,共8画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读音(hóng,gōng), 纟部,共6画
hónggō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zào), 白部,共7画

(1)(名)黑色:~鞋|~白。

(2)(名)差役:~隶。

(3)(名)肥皂:药~|~角|香~。

读音(bái), 白部,共5画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