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rán lèi xià

潸然泪下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ān rán lèi xià 怎么读

注音 ㄕㄢ ㄖㄢˊ ㄌㄟˋ ㄒ一ㄚˋ

繁体澘然涙下

感情 中性成语

潸然泪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 出处:

    宋 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 语法:

    潸然泪下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

  • 英语:

    drop a few silent tears

  • 日语:

    さんぜんと涙を下(くだ)す

  • 俄语:

    слёзы покатились из глаз

  • 近义词:

    热泪盈眶、泪如雨下

  • 反义词:

    捧腹大笑、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潸然泪下的出处

折叠展开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

潸然泪下的典故

折叠展开

《小雅·大东》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诗经》中的一篇佳作。此诗深刻描绘了西周中晚期东方各国及其部族遭受西周统治者沉重压迫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方民众内心的强烈不满。诗中这样写道:“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家的食器虽已盛满佳肴,却只能以棘枝制成的弯匙来取食;通往京城的大道宽阔平坦,如同箭矢般笔直,然而这条大道只为权贵所享,平民百姓只能远远观望。当我深思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悲愤,泪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 后来,这段描述中的“潸焉出涕”逐渐演化为了成语“潸然泪下”,“潸然”即形容眼泪流下的样子。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因为深受感动或悲伤而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潸然泪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ān), 氵部,共15画

(名)流泪的样子。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lèi), 氵部,共8画

(名)眼泪;泪液。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