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u xíng

昼伏夜行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òu fú yè xíng 怎么读

注音 ㄓㄡˋ ㄈㄨˊ 一ㄝˋ ㄒ一ㄥˊ

繁体晝伏亱行

感情 中性成语

昼伏夜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行动。伏:藏躲;行:赶路。

  •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 语法:

    昼伏夜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秘密赶路。

  • 示例:

    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陈毅《寄友》

  • 近义词:

    昼伏夜动、昼伏夜游

  • 反义词:

    日夜兼程

昼伏夜行的出处

折叠展开

昼伏夜行,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为郡功曹。

-----东汉·班固、陈宗等·《东观汉记·郭丹传》

昼伏夜行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竟霸占自己的儿媳妇,太子老师伍奢认为不妥被抓起来,楚平王命他写信叫回外地的儿子伍尚与伍员(伍子胥)。伍尚回去后与父亲被杀,伍子胥历尽艰辛,昼伏夜行,十分小心风吹草动,终于逃到吴国。

昼伏夜行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昼伏夜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òu), 一部,共9画

(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夜|白~。

读音(fú), 亻部,共6画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读音(yè), 亠部,共8画

(1)(名)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或‘昼’相对):~晚|白天黑~|三天三~。

(2)(名)〈方〉指天黑;入夜:天快~了。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