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裘为箕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wéi qiú wéi jī 怎么读
注音: ㄨㄟˊ ㄑ一ㄡˊ ㄨㄟˊ ㄐ一
繁体:為裘為箕
感情 中性成语
为裘为箕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
出处: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语法:
为裘为箕作谓语;指子弟克承家业。
示例: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英语:
marry and embark on a career
为裘为箕的出处
折叠展开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为裘为箕的典故
折叠展开
《礼记·学记》中记载:“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思是:如果父辈是铸冶金属的匠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他们如何铸造各种金属、修补残破的物品,那他们学习的第一步往往是用兽皮缝制一件裘袍,这是学习冶金技艺的初级阶段;如果父辈是制弓的高手,孩子经常观察父辈将筋角弯曲成弓的过程,他们学习的第一步通常是用竹、柳等柔软的材料编织成畚箕,这是学习制弓技艺的入门阶段。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 成语“克绍箕裘”由此而来,原指善于冶铸的人的儿子,一定也能学会补缀皮衣;善于造弓的人的儿子,一定也能学会制作簸箕,后指能继承先辈的事业。该成语也作“为裘为箕”、“箕裘不坠”等。
为裘为箕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为裘为箕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