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èng kǒu dāi

目瞪口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怎么读

注音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繁体目瞪口獃

感情 中性成语

目瞪口呆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 语法:

    目瞪口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 示例:

    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 英语:

    Eyes and mouth are fixed.

  • 日语:

    あいた口がふさがらない,あっけにとられる,ぼうぜんとする

  • 俄语:

    остолбенеть с разинутым ртом

  • 其他:

    <德>vor Schreck oder Angst sprachlos sein<法>rester bouche bée

  • 近义词:

    瞠目结舌

  • 反义词:

    从容不迫、神色自若、镇定自若

目瞪口呆的出处

折叠展开

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俺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元·无名氏·《赚蒯通》

目瞪口呆的典故

折叠展开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此典出自《元曲选·赚蒯通》:“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   韩信被封为齐王以后,萧何认为韩信兵权太大,害怕他将来会夺取汉朝天下,于是找来樊哙,共商计策。萧何把他的忧虑告诉了樊哙,并拍着他的肩头说:“朝内功臣虽然不少,但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所以请你来商量。”樊哙听了有些得意地说:“丞相,想鸿门会上主公有难,某立破鸿门而入。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樊哙说到这里,非常气愤地说:“韩信本是淮阴一饿夫,不料竟拜为元帅!而今大事已定,可也罢了。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有什么本事。何必我老樊动手。只要派一两个能干的人,唤他来,喀嚓将他一刀两段,便永除后患。”

目瞪口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dèng), 目部,共17画

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圆了。

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读音(kǒu), 口部,共3画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dāi), 口部,共7画

(1)(形)傻、愚蠢:痴~。

(2)(形)不灵活;死板:两眼发~。

(3)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