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怎么读
注音: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繁体:目瞪口獃
感情 中性成语
目瞪口呆的意思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语法:
目瞪口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示例:
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英语:
Eyes and mouth are fixed.
日语:
あいた口がふさがらない,あっけにとられる,ぼうぜんとする
俄语:
остолбенеть с разинутым ртом
其他:
<德>vor Schreck oder Angst sprachlos sein
<法>rester bouche bée 近义词:
瞠目结舌
反义词:
从容不迫、神色自若、镇定自若
目瞪口呆的出处
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俺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元·无名氏·《赚蒯通》
目瞪口呆的典故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此典出自《元曲选·赚蒯通》:“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 韩信被封为齐王以后,萧何认为韩信兵权太大,害怕他将来会夺取汉朝天下,于是找来樊哙,共商计策。萧何把他的忧虑告诉了樊哙,并拍着他的肩头说:“朝内功臣虽然不少,但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所以请你来商量。”樊哙听了有些得意地说:“丞相,想鸿门会上主公有难,某立破鸿门而入。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樊哙说到这里,非常气愤地说:“韩信本是淮阴一饿夫,不料竟拜为元帅!而今大事已定,可也罢了。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有什么本事。何必我老樊动手。只要派一两个能干的人,唤他来,喀嚓将他一刀两段,便永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