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ún jīng chāi

布裙荆钗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bù qún jīng chāi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ㄑㄨㄣˊ ㄐ一ㄥ ㄔㄞ

繁体布帬荆釵

感情 中性成语

布裙荆钗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首饰。粗布做的裙,荆条做的钗。形容贫家女子服饰俭朴

  •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 陶穀》:“有善谋者,选籍中艳丽,诈为驿卒孀女,布裙荆钗,日拥彗于庭。”

  • 语法:

    布裙荆钗作宾语、定语;指衣服俭朴。

  • 示例:

    李氏将茶烹好,见牡丹虽是布裙荆钗,却胜过珠围翠绕。清·石昆玉《七侠五义》第九十八回

  • 英语:

    have only plain cloth for a skirt and a thorn for a hairpin

  • 近义词:

    荆钗布裙

  • 反义词:

    披金带银

布裙荆钗的出处

折叠展开

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

-----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敩让尚公主表》

布裙荆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巾部,共5画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

读音(qún), 衤部,共12画

(1)(名)(~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布~|短~|连衣~。

(2)(名)像裙子的东西:墙~|围~。

读音(jīng), 刂部,共9画

(1)(名)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蓝紫色。枝条可用来编筐篮。

(2)(名)(Jīnɡ)姓。

读音(chāi), 钅部,共8画

(名)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