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si

笔墨官司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ǐ mò guān si 怎么读

注音 ㄅ一ˇ ㄇㄛˋ ㄍㄨㄢ ㄙ

繁体筆墨官司

感情 中性成语

笔墨官司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 出处: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 语法:

    笔墨官司偏正式;作谓语;比喻用文字争论。

  • 示例:

    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玉座珠帘》上册)

  • 英语:

    battle of words

  • 日语:

    文章による論じ争う

  • 俄语:

    чернильная войнá

  • 近义词:

    笔枪纸弹、笔诛墨伐

  • 反义词:

    刀兵相见

笔墨官司的出处

折叠展开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清·许叶芬·《红楼梦辨》

笔墨官司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ǐ), ⺮部,共10画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mò), 黑部,共15画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读音(guān), 宀部,共8画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sī), 乛部,共5画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笔墨官司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