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 huí

无所回避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wú suǒ huí bì 怎么读

注音 ㄨˊ ㄙㄨㄛˇ ㄏㄨㄟˊ ㄅ一ˋ

繁体無所迴避

感情 中性成语

无所回避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

  • 出处:

    《后汉书·蔡茂传》:“茂辄纠案,无所回避。”

  • 语法:

    无所回避作谓语、定语;指不需要回避的。

  • 示例:

    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瓷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章炳麟《革命军序》)

  • 近义词:

    无所顾忌

无所回避的出处

折叠展开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

无所回避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uǒ), 户部,共8画
[ 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huí), 口部,共6画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读音(bì), 辶部,共16画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