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è yáng shàn

隐恶扬善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ǐn è yáng shàn 怎么读

注音 一ㄣˇ ㄜˋ 一ㄤˊ ㄕㄢˋ

繁体隱惡揚善

感情 中性成语

隐恶扬善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隐:隐匿;隐瞒;扬:宣扬。隐蔽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

  •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 语法:

    隐恶扬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

  • 英语:

    hide one's wrongdoing and praise his good deeds

  • 俄语:

    скрывáть недостáтки и восхвалять достоинства

  • 其他:

    <德>js Nachteile verschweigen und seine Vorteile preisen<法>traire ses mauvaises actions et excalter ses mérites

  • 近义词:

    人弃我取、遏恶扬善

  • 反义词:

    红口白牙、吹毛求疵、激浊扬清

隐恶扬善的出处

折叠展开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礼记·中庸》

隐恶扬善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人问孔子:“怎样的人才算上聪明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君舜,可以算得上聪明人。”那人又问:“舜的聪明表现在哪里呢?”孔子说:“天下的事理,无穷无尽,一个人的知识,却是极其有限的。愚笨且刚愎自用,这种人自然算不得聪明。那舜虽然天资过人,遇事却极为虚心,必定诚恳地请教他人。回答的虽然极为肤浅,但总要潜心审察。假使得到的回答不合法度,不在道理,也即恶言,他就将恶言隐藏起来,不轻易宣扬出去。假使得到的回答合乎法度,言之在理,他就极力赞扬,传播开去,使人们效法。请教时,听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而都合乎道理,他就审察二者之间最合法度的道理,向人民宣传。这就是古人所称道的以合乎天下的道理为聪明。舜能够做到这样,自古至今,有谁能比得上他呢?”

隐恶扬善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ǐn), 阝部,共11画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读音(è,wù,ě,wū), 心部,共10画
èwùěwū

1.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2.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1. 讨厌,憎恨,与“好(hào)”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恶。

1.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2. (噁)

1.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读音(yáng), 扌部,共6画

(1)(动)高举;往上升:飘~|~帆。

(2)(动)往上撒:~场。

(3)(形)传播出去:赞~|~言。

(4)(形)指容貌好看:其貌不~。

(5)(名)指江苏扬州。

(6)(名)姓。

读音(shàn), 口部,共12画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