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 táng zhī zhèn

堂堂之阵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táng táng zhī zhèn 怎么读

注音 ㄊㄤˊ ㄊㄤˊ ㄓ ㄓㄣˋ

繁体堂堂之陣

感情 中性成语

堂堂之阵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堂堂:盛大的样子。军容壮大的阵势

  •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语法:

    堂堂之阵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英语:

    a grave and dignified array of soldiers

堂堂之阵的出处

折叠展开

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春秋·孙武·《孙子·军争》

堂堂之阵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堂堂之阵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áng), 土部,共11画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读音(táng), 土部,共11画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èn), 阝部,共6画

(1)(名)交战时的战斗队列:摆了长蛇~。

(2)(名)阵地:上~杀敌。

(3)(名)一段时间:这~儿|那~儿|他病了一~子。

(4)(量)表示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几~雨|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