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rú fǎ páo zhì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ㄈㄚˇ ㄆㄠˊ ㄓˋ
繁体:如灋炮制
感情 中性成语
如法炮制的意思
解释: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出处: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语法:
如法炮制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
示例:
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炮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鲁迅《而已集 再谈香港》)
英语:
to follow a set pattern
日语:
しきたりどおりにことを運(はこ)ぶ
俄语: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по шаблону
其他:
<德>nach Schema vorgehen
<法>se faire de même manière 近义词:
依样葫芦
反义词:
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别具匠心、不落窠臼
如法炮制的出处
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四·庐山慧日雅禅师》
如法炮制的典故
赵国上卿虞卿向赵王献计说:“现在合纵的盟主是魏国,照理是应由赵国来当的。这件事变卦的是范痤。大王不妨送一百里地或一万户的城堡给魏,以换取范痤的一条命。范痤一死,合纵的实权就由赵王您主持了,那么许多国家就会给我国进贡。” 赵王同意了,派人到魏国进行交易。糊涂的魏王,居然认为这个交易很值得,于是就把范痤捉来关在监狱。范痤在没被杀之前,赶紧给信陵君写了封信。信是这样写的:“赵、魏两国,原是敌对的。如今,赵王来挑拨,大王就轻易地要把我处死。我虽然不才,但总是刚卸任的宰相,照理应当为国效力,而这竟招来赵国的不满。一个国家,如果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就算在外获得土地,也是守不住的。 如今,守住魏国这个担子,都落在您的肩上了,也只有您才能胜任。要是大王听从了赵王的话,把我处死,强秦也继赵国之后,来个‘如法炮制’,向大王要求拿倍于赵国的土地,取您一命。到时候,您将如何来阻止这一项阴谋?”信陵君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向魏王极力进谏,范痤终于救回了自己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