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 zhī móu

桑土之谋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sāng tǔ zhī móu 怎么读

注音 ㄙㄤ ㄊㄨˇ ㄓ ㄇㄡˊ

繁体桑土之謀

感情 中性成语

桑土之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 出处: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 语法:

    桑土之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桑土之防、桑土绸缪

桑土之谋的出处

折叠展开

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

-----清·张廷玉等·《明史·赵世卿传》

桑土之谋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桑土之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g), 又部,共10画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读音(tǔ), 土部,共3画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óu), 讠部,共11画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