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ēng quǎn cáng gōng

烹犬藏弓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pēng quǎn cáng gōng 怎么读

注音 ㄆㄥ ㄑㄨㄢˇ ㄘㄤˊ ㄍㄨㄥ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烹犬藏弓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犹烹狗藏弓。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语法:

    烹犬藏弓作宾语、定语;用于事后。

  • 示例:

    《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传赞》:“岂不劬劳,实兴师旅。烹犬藏弓,同归异绪。”

  • 近义词:

    烹狗藏弓

烹犬藏弓的出处

折叠展开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烹犬藏弓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的争霸战火激烈。越国曾在一次战役中遭受惨败,不得不向吴国求和。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百般羞辱,然而勾践忍辱负重,誓要复仇。他明智地选择了文种和范蠡两位贤才作为辅佐,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和精心策划,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成功击败了吴国。 在胜利之际,吴王夫差曾写信给范蠡,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比喻来暗示,一旦吴国灭亡,范蠡和文种这两位功臣可能也会遭到越王的抛弃。然而,勾践在战后并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七次拒绝了夫差的求和请求,最终迫使夫差自刎身亡。 在越国欢庆胜利之时,范蠡却选择了投湖自尽。他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担心自己也会成为越王勾践的下一个牺牲品。文种在收到范蠡留下的警示信后,虽然明白其中的深意,但并未及时离开。直到勾践留下吴王逼杀伍子胥的佩剑给文种时,他才如梦初醒,最终也不得不选择自刎。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警示人们:在事情成功后,往往容易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甚至将他们抛弃或加害。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不仅不道德,也会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因此,我们应该珍惜那些与我们共患难的人,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烹犬藏弓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烹犬藏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pēng), 亠部,共11画

(1)(动)煮(菜、茶):~饪|~调。

(2)(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再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对虾。

读音(quǎn), 犬部,共4画
[ quǎn ]

1.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读音(cáng,zàng), 艹部,共17画
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读音(gōng), 弓部,共3画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