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ù rán

大谬不然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dà miù bù rán 怎么读

注音 ㄉㄚˋ ㄇ一ㄡˋ ㄅㄨˋ ㄖㄢˊ

繁体大謬不然

感情 贬义成语

大谬不然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 语法:

    大谬不然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大谬不然。(《毛泽东选集 井岗山的斗争》)

  • 英语:

    great mistaken

  • 日语:

    全然(ぜんぜん)間違っている

  • 近义词:

    大错特错、荒谬绝伦、荒诞不经、荒诞无稽

  • 反义词:

    不刊之论、千真万确、天经地义、不易之论、无可置疑、无庸置疑

大谬不然的出处

折叠展开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大谬不然的典故

折叠展开

此典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是我国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汉武帝时接替他的父亲司马谈的职位任太史令。公元前99年,司马迁由于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处腐刑。因而,司马迁非常苦恼和愤恨,在《报任少卿书》里,他发泄了这种情绪。他说:自己因为恩蒙汉武帝重用,本来准备鞠躬尽瘁报答知遇之恩,但万万没有想到,由于自己过分的忠心,反而受到了摧残,天下的事情真是太荒谬、太离奇了,大大地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大谬不然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à,dài), 大部,共3画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miù), 讠部,共13画

1.(名)错误、差错。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