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 xián

面缚衔璧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怎么读

注音 ㄇ一ㄢˋ ㄈㄨˋ ㄒ一ㄢˊ ㄅ一ˋ

繁体靣縛銜璧

感情 中性成语

面缚衔璧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 语法:

    面缚衔璧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投降。

  • 示例: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若吴之王孙,蜀之公子,顿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款军门,委命下吏。”

  • 英语:

    face the wall with one's hands bound and with a piece of jade bitten with one's teeth

  • 近义词:

    面缚舆榇

面缚衔璧的出处

折叠展开

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衬。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

面缚衔璧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面缚衔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读音(fù), 纟部,共13画

(动)捆绑。

读音(xián), 彳部,共11画

(1)(动)用嘴含:燕子~泥。

(2)(动)存在心里:~恨|~冤。

(3)(动)〈书〉接受;奉:~命。

(4)(动)相连接:~接。

(5)(名)行政、军事、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头~|授~。

读音(bì), 玉部,共18画

(名)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美玉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