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shǐ shè

三豕涉河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sān shǐ shè hé 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ㄕˇ ㄕㄜˋ ㄏㄜ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三豕涉河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 语法:

    三豕涉河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 示例:

    请不要犯三豕涉河的错误

  • 英语:

    printer's error

  • 近义词:

    三豕渡河

三豕涉河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察传》

三豕涉河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有个人叫子夏。有一次, 他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在卫国逗留期间,有个读史书的人,指着书上的记载问子夏说:““晋师三豕涉河”是晋军赶着三头猪渡过了黄河吗?”子夏回答说:“不对。“三豕”是“己亥”二字。因为古文的写法,“己”字与“三”字相近,“豕”字与“亥”字同形。“晋师三豕涉河”,是晋军在己亥时分渡过黄河的意思。”子夏嘴里虽这么解说, 心中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子夏一到晋国, 就向晋国的史官请教, 史官的回答证实了子夏的解释是对的。

三豕涉河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ǐ), 豕部,共7画

(名)猪。

读音(shè), 氵部,共10画

(1)(动)徒步过水;泛指从水上经过;渡:远~重洋。

(2)(动)经历:~险。

(3)(动)牵涉:~及。

读音(hé), 氵部,共8画

(1)(名)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

(2)(名)指银河系:~外星系。

(3)(名)特指黄河:~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