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轻折轴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qún qīng zhé zhóu 怎么读
注音: ㄑㄨㄣˊ ㄑ一ㄥ ㄓㄜˊ ㄓㄡˊ
繁体:羣輕摺軸
感情 中性成语
群轻折轴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语法:
群轻折轴紧缩式;作宾语;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
示例: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
英语:
accumulation of straw break the camel's back
近义词:
积羽沉舟
群轻折轴的出处
折叠展开
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
群轻折轴的典故
折叠展开
战国末期,秦国强大,公孙衍和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秦国则派张仪游说各国助秦攻他国,即“连横”。 张仪为破坏六国合纵,辞去秦相到魏国任相,企图让魏国先向秦国臣服,以此影响其他诸侯国。魏惠王并未接受张仪的建议。魏惠王去世后,魏襄王继位。张仪再次劝说魏襄王,魏襄王仍不为所动,于是张仪暗中策划秦国攻打魏国,魏国败北。次年,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合匈奴攻秦,秦国大败韩军,令诸侯惊恐。在这种压力之下,张仪再次游说魏王归顺秦国。他从魏国的地理形势、兵力状况、处境以及“合纵”协约的不可靠性等不利因素入手,用“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作比喻,指出魏襄王不应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如同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最终,魏襄王接受了张仪的劝告,请求与秦国和解。 成语“积羽沉舟”便源于此,用于比喻微小的东西汇集起来可以成为巨大的力量,也用于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该成语也被称作“群轻折轴”。
群轻折轴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群轻折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