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shī dòng zhòng

行师动众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ㄥˊ ㄕ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行師動衆

感情 中性成语

行师动众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谓指挥大军作战。

  • 出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 语法:

    行师动众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 英语:

    move troops about stir up the people

  • 近义词:

    兴师动众、劳师动众、行军动众

  • 反义词:

    单枪匹马、小打小闹

行师动众的出处

折叠展开

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晋·王沈·《魏书》

行师动众的典故

折叠展开

战国时期,吴起担任魏国西河太守之时,魏武侯魏击问他:“国家的无敌之道,是否在于严刑峻法,赏罚分明?”吴起从战略角度回答道:“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意思是:将军的命令,士兵甘心服从;在将军的动员下,士卒乐意出征;在战场上,士兵无所畏惧。有这三者,国家便无人敢侵犯。 魏武侯追问:“如何才能实现这三者?”吴起回答:“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提拔有功之人并予以奖赏,对无功之人则设法激励鼓励,他们便会争先恐后地立功。”

行师动众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行师动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shī), 丨部,共6画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

读音(dòng), 力部,共6画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zhòng), 人部,共6画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