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草除根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iǎn cǎo chú gēn 怎么读
注音: ㄐ一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繁体:剪艸除根
感情 中性成语
剪草除根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语法:
剪草除根联合式;作谓语;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示例:
当局为了剪草除根,下令解散学校,把学生和教职员一律轰出来。(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英语:
mow the grass and pull out the roots
近义词:
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反义词:
放虎归山
剪草除根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剪草除根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陈、郑二国彼此交恶,时常发生争端。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陈桓公却不以为然。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而这结果是由陈桓公没有与人为善所致,他让恶滋生蔓长,最终自取其害。周朝大夫周任评论这段历史时说:“治理国家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将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也称“剪草除根”,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剪草除根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剪草除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