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shǒu páng rén

假手旁人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iǎ shǒu páng rén 怎么读

注音 ㄐ一ㄚˇ ㄕㄡˇ ㄆㄤˊ ㄖㄣˊ

繁体叚手旁人

感情 中性成语

假手旁人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假:借,利用。借助别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语法:

    假手旁人作谓语、定语;指借助别人的行为。

  • 英语:

    make somebody else do the work

  • 近义词:

    假手于人

  • 反义词:

    亲历亲为

假手旁人的出处

折叠展开

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春秋·孔子·《尚书·伊训》

假手旁人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古老的酒泉之地,流传着一个关于娥亲的传说。娥亲,福禄县赵君安的千金,本应是娇生惯养、无忧无虑的闺阁女子。然而,命运却对她格外残忍。赵君安惨遭恶霸李寿的毒手,娥亲的三个弟弟也因瘟疫的肆虐相继离世,家破人亡,仅剩下她孤身一人。 李寿在赵家破败之后,更是得意忘形。他大摆筵席,宴请族人,庆祝赵家再无男子,只剩娥亲这个弱女子,他自诩为赵家的“救世主”,再也不用担心赵家的报复。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娥亲心中早已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娥亲得知李寿的狂妄之举后,誓言要让这个恶霸付出代价。她倾尽所有,购买了一把锋利的宝刀,日夜不离身,誓要亲手斩杀李寿。李寿得知娥亲的誓言后,惊恐万分。他骑马带刀,在市集中四处游荡,企图以此恐吓乡亲们,让他们不敢帮助娥亲。 然而,娥亲并未被李寿的恐吓所吓倒。她的邻居徐妇担心娥亲会遭到李寿的报复,多次劝她谨慎行事,以免家破人亡。但娥亲却毫无畏惧地说:“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让徐妇也不禁为之动容。 终于有一天,娥亲在城外的亭子里遇到了李寿。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娥亲毫不犹豫地拔出宝刀,向李寿冲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娥亲终于将李寿斩杀于地。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是一个弱女子,也能为家族复仇,也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这个故事在酒泉之地广为流传,人们为娥亲的英勇事迹所感动。而“假手于人”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告诫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要总是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假手旁人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假手旁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ǎ,jià), 亻部,共11画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páng,bàng), 方部,共10画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1. 古同“傍”,靠。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