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勤补拙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iāng qín bǔ zhuō 怎么读
注音: ㄐ一ㄤ ㄑ一ㄣˊ ㄅㄨˇ ㄓㄨㄛ
繁体:將勤補拙
感情 中性成语
将勤补拙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
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语法:
将勤补拙连动式;作谓语;指以勤奋弥补笨拙。
示例:
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贻众诮。”
英语:
make up for lack of natural talent through hard work
近义词:
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的出处
折叠展开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
将勤补拙的典故
折叠展开
公元825年,唐敬宗李湛任命大诗人白居易为苏州刺史。那时的苏州就是一个交通发达,商业繁盛,而且人口众多的重镇。白居易被派到苏州任职,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到职以后,白居易顾不上旅途的疲劳,也没去玩赏苏州的名胜古迹,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他立即召集下属,询问公务,调查研究,制定治理措施,每天从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白居易酷爱饮酒和音乐,可是到苏州以后,因为公务繁忙,往往十天来滴酒不沾,半个月也不听一次音乐。后来,白居易给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谈了自己那段时间的心情,他在诗中写道:自己笨拙,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只有用勤奋来补救外,没有其他办法。白居易以“将勤补拙”、勤政爱民的举动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将勤补拙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将勤补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