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ǎng

拼音
bù tǎng
注音
词性

部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引证解释

⒈ 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且拨解军餉及部帑,不下二千餘万。”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今奏借官款,勿论内帑,勿论部帑,责任均由顺天府一人担负。”

国语辞典

部帑

  • 部帑,读音bù tǎ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主管钱财的部门。
  • 部帑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tǎng,nú部首总笔画 8
      tǎngnú

      1.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

      1. 古同“孥”,儿女。

      2. 鸟尾:鸟帑。

      [更多解释]

    部帑的相关词语

    部帑的相关成语

    【部帑】的常见问题

    1. 部帑的拼音是什么?部帑怎么读?

      部帑的拼音是:bù tǎng
      点击 图标播放部帑的发音

    2. 部帑是什么意思?

      部帑的意思是: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