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曲
- 拼音
- fǎ qǔ
- 注音
- ㄈㄚˇ ㄑㄨ
- 词性
法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古代乐曲。 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参见《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引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清洪昇《长生殿·闻乐》:“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
吴梅《读吴梅村<秣陵春>乐府》诗:“法曲凄凉谁按拍,不堪流涕説兴衰。”
网络解释
佛教或道教法会时所奏的乐曲。最早见于东晋的《法显传》。原为西域各族民乐,传入中国与清商乐结合,形成隋代的法曲。
国语辞典
法曲
法曲的字义分解
法
拼音 fǎ部首 氵总笔画 8(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曲
拼音 qū,qǔ部首 丨总笔画 6qūqǔ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法曲的相关词语
法曲的相关成语
【法曲】的常见问题
-
法曲的拼音是什么?法曲怎么读?
法曲的拼音是:fǎ qǔ
点击 图标播放法曲的发音。 -
法曲是什么意思?
法曲的意思是: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