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

拼音
wò hǎi
注音
ㄨㄛˋ ㄏㄞˇ
词性

卧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引证解释

⒈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寧﹞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

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於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寧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
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炼丹费火石,採药穷山川。卧海不关人,租税辽东田。”
按,诗本南朝齐谢朓《郡内登望》诗:“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国语辞典

卧海

  • wò hǎi ㄨㄛˋ ㄏㄞˇ卧海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 管宁 ﹞闻 公孙度 令行於海外,遂与 原 及 平原 王 烈 等至于 辽东 。 度 虚馆以候之。既往见 度 ,乃庐於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 宁 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宁 往见 度 ,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唐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诗:“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卧海不关人,租税 辽东 田。”按,诗本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登望》诗:“方弃 汝南 诺,言税 辽东 田。”
  • 卧海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1)(动)躺下:~倒|仰~。

      (2)(动)动物趴下。

      (3)(名)睡觉用的:~具|~室。

      [更多解释]

    • 拼音 hǎi部首总笔画 10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更多解释]

    卧海的相关词语

    卧海的相关成语

    【卧海】的常见问题

    1. 卧海的拼音是什么?卧海怎么读?

      卧海的拼音是:wò hǎi
      点击 图标播放卧海的发音

    2. 卧海是什么意思?

      卧海的意思是:1.《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