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n zuǒ

拼音
gàn zuǒ
注音
ㄍㄢ ㄗㄨㄛˇ
词性

干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见:干佐 ,干佐

引证解释

⒈ 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冠摧履决,蓝缕带索,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⒉ 榦佐: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皞、頊、夏、商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魏晋以来之积弊,而殷法已为其前导。”

国语辞典

干佐

  • 干佐gàn zuǒ ㄍㄢˋ ㄗㄨㄛˇ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
  • 干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ān,gàn部首总笔画 3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更多解释]

    • 拼音 zuǒ部首总笔画 7

      (1)(动)辅佐;帮助:~理|辅~。

      (2)(名)辅助别人的人:僚~。

      [更多解释]

    干佐的相关词语

    干佐的相关成语

    【干佐】的常见问题

    1. 干佐的拼音是什么?干佐怎么读?

      干佐的拼音是:gàn zuǒ
      点击 图标播放干佐的发音

    2. 干佐是什么意思?

      干佐的意思是:

      参见:干佐 ,干佐